2023年6月2日,教育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大学教学互动的方法与实践”主题教研活动第三场继续如约成功举行。来自复旦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和中北大学的三位老师依次领读了《互动授课:大学教师手册》这本共读书目中的6个章节,并结合教学实践分享了对书中24种技术的理解以及实践经验与反思,60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赣南师范大学的张释元老师首先提出这些主动学习技术要解决的课堂问题,又结合国内外教育的差异提出了“这些技术能否催生学生‘找食吃’的成熟信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应该在何种程度上应用这些技术,是否需要与‘中国式’技术(办法)配合来用”以及“主动学习技术是否真正意义上引导学生‘主动’”等问题和思考。带着这些思考,张老师详细地分享了4种“积极准备”的技术和4种“期待并预测新知识”的技术,分别是:主动阅读文档、已知-待学-学会、两分钟问题谈话、个人准备就绪保障测试、帮助缺课同学、句干预测、猜测并确认和预指导。根据之前接触和了解不同院校学生主动学习状况方面的差异,张老师强调了针对不同院校不同类型学生运用这些技术时的思考和侧重。
中北大学的曹小琴老师首先从外语研究和翻译的角度,对书中关键术语进行了基于词典定义的解读,以增进大家更好地理解关键信息和全书内容。然后,在基于原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曹老师细致地领读了“复述知识”的3种技术和“应用知识”的4种技术,分别是:翻译、思考-配对-分享、快照技术、简单问题和复杂问题、支持论述、兴趣日志和实际应用。最后,曹老师通过将具体的技术与自己所教的一些课程进行匹配,提出了将书中相关的技术有选择性、有针对性、有设计性地应用到具体课程和具体教学环节中的实践设想。
复旦大学孙燕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阅读整本书的感受,从阅读收获和实用性的角度再次向大家推荐了这本书。然后孙老师领读了4种关于“认真听讲”的主动学习技术和5种关于“记笔记”的主动学习技术,分别是:先行组织者、方格游戏、倾听小组、实时推特授课、导学笔记、提示笔记、符号笔记、互助笔记和草图笔记。孙老师结合医学教学经验,在对各种技术进行详细介绍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在教学中具体运用这些技术的思考和需要注意的细节。另外,结合曹小琴老师领读的“复述知识”方面的技术,针对医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分享了自己和同事在引导学生做“小老师”和做presentation时的案例和经验。
至此,“教师共读一本书”项目第四期主题研讨活动的领读分享部分已经全部结束,来自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所高校的一线教师基于原文和教学经验领读了整本书,吸引了近300人次的参与,共同开展大学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方法与实践的对话。下一阶段,围绕本次读书,将面向全国征集优秀教学案例,以有效推动教研教法的深入探讨和实践落地。具体通知,请继续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