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教研活动第三场精彩瞬间
2022年10月28日,教育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创新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教研活动第三场读书会继续在线举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陆军勤务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中心小学的9位老师领读了2020年创新教学法报告《Innovating Pedagogy 2020》,系统介绍了本书中所提及各种创新教学法的实践案例、概念框架以及实施模式,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自己对具体教学法的认识理解及其创新体现之处,40余位师生参加本次活动。
部分参会教师合影
北京大学朱郑州老师介绍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分析了支持学习的三类AI工具:面向系统、面向学生和面向教师的AI应用程序,并指出应理性审视和审慎应对教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北京理工大学王青老师认为,在教育中采用后人文主义的取向意味着面对一些关于人类和技术之间模糊界限的新问题,后人文主义教育能够丰富我们对自己和所在世界的理解。
北京城市学院马静老师指出源于真实世界的开放数据为深度广度学习提供了机会,同时在进行“基于开放数据的学习”时应直面和克服数字素养和隐私问题的挑战。
北京语言大学刘敏老师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介绍了社会公平教学法,并指出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平衡好教学需求和学生反应。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中心小学的陈钰婷老师认为,只要妥善引导,电子竞技学习法对信息时代的青少年具有不可或缺的发展功效,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数字素养、问题解决、协作和沟通能力等。
陆军勤务学院皇甫卫华老师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案例介绍了基于动画的课堂教学设计步骤,强调了教师在基于动画的教学中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清华大学李斌锋老师结合具体的案例讲述了“多感官学习”方法在具体学科的应用,指出“多感官学习”在未来教育和培训的需求以及对自闭症、发育障碍等特殊群体和有额外学习需求的学习者的关注。
南京邮电大学谢娜老师认为,“离线网络学习”通过建立离线学习空间,进行“慢”且更加深入的学习,提高了教学参与的质量,有利于加强师生与知识的深度联系。
山东大学黄金鑫老师介绍了多种类型的在线实验室(虚拟实验室),指出在线实验室的优势和潜力。
后续每周五还在持续开展报告读书会以及讨论总结会,期待您的分享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