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9日,教育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创新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教研活动第八场如约在线举办,本次活动以《Innovating Pedagogy 2014》中的部分内容为共读书目,84位师生在线参加。来自东北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大学、山东大学以及黄冈师范学院的老师们领读了报告中的七个创新教法。
部分参会教师合影
东北师范大学侯月老师分享了“基于社交媒体学习”,通过四个经典案例为大家展示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建立长期学习的良机,充分体现出“人人为我师,我为人人师”。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注意社交媒体中信息的偏差性与误导性,这也为利用这些方式开展教学带来了挑战。
华中师范大学张文华老师分享了“翻转课堂”的含义和方法,并从影响肯定与批判的角度对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可以看出,课前解释性视频的制作是确保翻转课堂教学有效的重要前提,交互式课堂中连续性、整合性与顺序性的设计构建也是确保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北京城市学院马静老师介绍的是“大规模开放式社会学习”,这种教法的创新之处体现在灵活性、规模化、有效性以及多元化四个方面。这种教法更加侧重网络效应,旨在建立成千上万学习者之间互联互通的讨论、共建与共享平台,但与此同时也对于施教者与学习者的组织讨论与在讨论中学习的信息化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青岛科技大学刘昱君老师分享了“设计思维”, 这种教法强调让学习者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像设计师一样思考并创造。在这一过程中同理心设计、项目式学习、师生互动交流等要素都会发挥重要作用。刘老师结合自己的实践案例“文学批评文献阅读探宝”、“拼图讲解故事并续写故事”等展示了设计思维的教学过程。
湖北民族大学陈龙菊老师分享的是“学会学习”,通常认为学习重点在于学什么,而不是怎么学,这个教学方法则重点强调要帮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需要做到“专注学习”并开展“双循环学习”。因此,引导学生理解目标并自我制定目标非常重要,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实现双循环与双促进。
山东大学朱征军老师分享的“基于事件的学习”,指出这是有时间限制的学习事件,可以和大型的社会研究结合起来。朱老师分享了“创客集市”、“春季观察周”、“全球计算机编程日”等案例,并强调这些事件作为焦点为学习者提供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并通过深度参与、相互支持、提供资源等方式提供独一无二的学习体验。
黄冈师范学院的张薇薇老师分享的是“讲故事学习法”,是用叙事教学法支持学生结构化学习的方式,强调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结构。张老师总结了四种不同的讲故事学习法,即叙事教学法、以叙事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角色扮演法以及MOOC教学,这四种方法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均有实践运用。
七位老师的分享精彩纷呈,参会老师在聊天区内开展了深入讨论。本期主题教研活动已经持续两个多月,成功举办八场读书会,后续将会把各位老师精彩分享整理成文进行推送,期待您的关注与参与!
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是首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现已召集来自8所高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信息化专家,致力于探索基于国家线上一流课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新模式,融合体验式学习与教学学术,有效增强大中小学教师深度融合新技术与教学的能力。2022年4月虚拟教研室成立了学科思政研究教研组、新教师培训教研组、创新教法教研组,计划基于当下教育教学中的热点话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定制针对性主题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课程和培训活动,为各级各类教学改革项目、人才培养计划提质增效,推动高校间教师培训资源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培训的优势,推动特色教学培训方案与计划的展示与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