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8日至19日,由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联合主办的教师专业发展系列面授研讨班“MOOC+面授:有效混合的路径与策略”于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五十余所学校的80余名教师参与了本次研讨班。
合照留念
研讨内容分为四个模块,就如何利用MOOC资源开展高质量的混合教学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具体实施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给出了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应对策略。
5月18日上午的第一模块“典型案例分享”中,王宇博士介绍了混合学习的概念内涵以及使用MOOC开展混合式学习的优势——能够在减少课堂讲授时间的同时,实现更加丰富的教学目标。接下来通过一门电路课程建设案例,讲解了整体化设计混合学习需要注意的地方,介绍了这两天研讨班解剖混合教学设计的分析工具:罗瑞兰德所提出的对话框架,引导听众使用这个框架分析自己的教学模式。
王宇博士正在介绍有效混合的理论框架
接着,范逸洲博士介绍了大班个性化教学策略,剖析了“大班学生的基础能力不一样,该怎么实施个性化教学?”、“学生存在的问题高度差异化,该怎么给予个性化反馈?”、“学生能达到的水平差异化,怎么进行个性化评测?”、“我们该如何制订大班教学规则?”四个问题,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给出具体对策,包括开展互评时需要明确的规则、线上学习与面授教学的重合度建议等。
北京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刘玲老师针对问题导向的混合教学中最关键的“问题设计”环节展开分析,主要从问题的层次性、学习者特征等层面切入,同时也介绍了混合课程的评价方案。
刘玲老师正在讲解问题设计要点
当日下午,第二模块“设计策略分析”包含了开展合作学习、同伴教学、直播教学的有效路径分析。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研究院缪静敏博士从目标结构、任务结构、奖励结构、成员结构、教学干预、合作技能六个部分出发,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开展合作学习的要点。范逸洲博士分享了同伴教学的有效路径,并且在培训中使用了同伴教学法,让学员亲身体验其中的乐趣与收获,同时为老师们推荐了一系列可参考的书目与资料。沈苑同学介绍了网络直播教学的准备及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最后,刘敏同学向学员推荐了国内外一些优秀的混合教学设计模板,引导教师善用支架型模板设计自己的混合教学课程。
缪静敏博士正在分享合作学习策略
范逸洲博士正在组织教师体验同伴教学
5月19日上午,第三模块“课程设计优化”主要围绕如何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如何激励学生自主参与、如何开展混合教学设计核查展开,针对实践中的难题提出解决策略。北京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冯菲老师剖析了学生学习深层动机,介绍了ARCS模型,帮助教师从学生的“注意(Attention)”、“关联(Relevance)”、“信心(Confidence)”、“满足(Satisfaction)”四个层面出发采用对应的教学策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混合学习。
冯菲老师正在介绍反思活动的设计路径
5月19日下午的第四模块“常见问题研讨”根据教师在设计与开展混合教学中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对症下药,沈苑同学介绍了混合教学工作量核算与时间管理的方法、欧阳嘉煜同学分享了若干国内外优秀混合教学研究案例等。这一环节中,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已经有过混合教学实施经验的教师也为计划开课的老师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支持。
沈苑同学正在介绍混合教学工作量核算方法
欧阳嘉煜同学正在介绍混合教学设计经验
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是国内著名的混合教学研究团队,这次研讨班的培训工作由该中心已经毕业的博士和在读博士生完成。
(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