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日至7月4日,2023年高校教学评估与咨询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本届年会以“困境与突围:数据赋能的教学评价改革”为主题,设置了3个前置工作坊、6个大会报告、20个分会场报告。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的200多名高等教育学者、教师和教学发展人员齐聚上海交大,共话新时代语境下的高校教学评估与咨询。
北京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实验基地主任汪琼教授与两名基地毕业的博士,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范逸洲老师、北京语言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刘敏老师,为大会组织了两场前置工作坊:分别是 “教学中可能遇到的伦理冲突”和 “运用学习分析开展形成性评估的路径、工具和实践”。
“教学中可能遇到的伦理冲突”前置工作坊由基地毕业生刘敏博士主持,引导来自17家院校的共计29位老师,围绕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的公平性、学习评价的公正性、师生相处的界线等问题进行了案例研讨。工作坊从教学伦理问题的属性特征入手,澄清了教学伦理规范与教师伦理直觉、义务陈述和价值取向之间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使用道义论和结果论两种分析思路来厘清教学伦理问题背后的价值冲突,帮助一线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的伦理直觉与伦理规范原则两者之间反复辩证、反思均衡,从而做出符合伦理道德的教学决策。工作坊以教学伦理冲突旋转脑暴活动结束,希望能够引导一线教师在案例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自身工作实践中的教学伦理问题,通过分析伦理问题强化对多维伦理价值的敏感意识。汪琼教授在工作坊结语时表达了举办此话题工作坊的初心,希望能够由此引发各学校教务处完善教学伦理相关问题的处理流程和规章制度,通过举办教学伦理工作坊,帮助教师了解常见教学伦理冲突及对策,在尊重学生、保护老师的同时也减少学校的法律风险。
参与此工作坊老师大多来自教务部和教师发展中心,对工作坊设计给予了高度肯定,表示通过工作坊认识到教师培训中开展教学伦理两难场景讨论的价值,也希望在回到本校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能够得到北大团队的支持。
在“运用学习分析开展形成性评估的路径、工具和实践”前置工作坊中,范逸洲与来自20家院校的共计30位老师,围绕形成性评估的实践路径、学习分析的概念和案例、不同学习分析工具和技术如何辅助形成性评估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工作坊为参与者提供了不同的理论框架、实践案例和实用工具,帮助一线教师、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提供了多样化的思路和可行路径。另外,此工作坊还通过学员互动的方式,深入探讨了ChatGPT影响下的高等教育评估改革、形成性评估的困境和难点、学习分析工具对教研的启示等话题。最后,工作坊结合一门课程五年来的形成性评估教改过程,为参与者生动展示了一门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迭代更新过程,通过完整案例剖析的方法展示了学习分析与形成性评估的结合点。工作坊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从工作坊中收获了新理论、新工具和新思路,为后续切实改善教学打下基础。
高校教学评估与咨询研讨会是国内教师发展和教学评估领域很有影响的学术会议,北京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基地通过举办前置工作坊的方式,充分展示了最新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成果,提升了北大基地在教学创新和教师发展领域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