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一读分享汪琼教授在全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讲《数字化教学的常见误区》,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常规教学的常见问题、在线教学的常见问题、教学创新的趋势分析。报告深入浅出、案例丰富、视角前沿,非常值得一读。
分享丨汪琼教授
今天主要分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常规教学的常见问题;二是在线教学的常见问题,三是教学创新的趋势分析。
常规教学常见问题
常规课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智慧课堂,在课外不太需要学生使用技术,更多是在课堂上密集使用技术,另一种是很多老师在尝试的翻转课堂,学生课外最好使用技术,课堂教学可以不用技术。
1)智慧课堂
对于智慧课堂,我们可以会借助各种多媒体设备,现在好像实物投影有的学校用得都很少了,但实物投影其实还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老师边写边画的时候。
另外还可以做随堂摸底,有的随堂摸底是选择题,老师出选项的时候也会觉得很累,因为他除了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还要编其他几个非标准答案。后来我们发现有的老师很聪明,比如有一道题,他先叫一个同学,问他答案是多少,然后问有没有人跟他不一样,问几个之后,选项ABCD就出来了,然后大家投票,老师就知道到底有多少学生做对了。有可能他都不用自己讲,再请那些选错的同学自己讲自己为什么错就行了。
很多老师应该都了解过哈佛大学物理系Eric Mazur教授的同伴教学法,如果做错的学生超过70%,就再讲一遍,如果做错的在30%到70%之间,就同伴互教,然后再投一次票,基本就可以了。
所以我们可能会发现,如果有这样的智慧课堂的话,其实我们的教学已经可以很灵活、很弹性地来做分层教学了,包括像拍照、分享、投屏,大家现在都很熟练了。
智慧课堂带来了诸多好处,当然我们也会碰到一些挑战,比如如果我们用的是固定的 PPT 的话,可能对生成性课堂中的突发事件的响应就不够。
过去经常有老师在学生提问的时候会说“下课我们再单聊”,这样往往就会错过学生学习发生的机会。有一些大学的交互白板其实不如中小学做得深入。中小学的交互白板可以把课堂的生成性内容全部拍下来,然后再分享给学生。
我们曾经讲过一个案例,有一个老师教一门课教了20多年,他一直不觉得有人会问问题,因为20多年都没有人提过问题,结果有次有个学生真的提出了一个问题,他当时也愣住了。后来他们两个真的写了一篇文章发到了一本很好的杂志上。这个老师就说,学生有时候会推动老师的成长。但这都是靠这种突发事件可能才能引起。
另外,有了智能环境的话,我们做随堂测试就可以看到学生的掌握情况。但系统一般给出的往往是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这种数据其实对老师改进教学没有太大的帮助,老师更关注的应该是有几个学生做错了,他是怎么错的,原因是什么,是我没讲清楚,给他的例子不够,还是怎么样。这样的反思就是老师进步的地方,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会找到一些教学创新的点。
还有在交流模式方面,大学的老师还是比较习惯于“一对多”,“多对多”基本是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的方式如果不好好组织的话,很多学生是不适应的。我们有一次和北大的学生交流,他们中有到香港的大学交流的,香港的大学开展合作学习比较多。
有学生就说这种方式不好,天天都是我在干活,其他人都不好好学,都是在“搭便车”,合作学习根本就是浪费时间等等。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老师给的任务并不需要学生合作学习,一个人就能搞定;还有一种可能是,学生真的没有做好合作学习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这里面还是有很多技巧和方法的。
刚才讲到,智慧课堂可能都是借助于手机上的APP 来做。这是华东师大的一位老师在做混合教学比赛的时候,对所有这些工具可以在教学中间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做的一个很好的归纳。
但是我们也会遇到老师跟我们说,他对这些工具其实有点爱恨交加,用这些工具做公开课的时候,那堂课就像是在抖包袱、玩魔术一样,有点过于“热闹”了,没有时间让大家更好地“沉淀”下来。
其实我觉得,有这样思考的老师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他知道我们可能不需要让技术来打乱课堂中的节奏,技术要真正服务于教学。
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大家现在都做得蛮好的。我在看教师创新大赛的时候,发现基本每堂课老师都是先摸底,做点测验,然后就会围绕这个来做一些更高级的研讨。
但是这里面也会出现一些挑战,比如学生不预习怎么办?课前学会了这些,上课还能干什么?为什么学生有时候不爱看我们的视频?
很多老师说,我的慕课视频都拿过国家级的奖了,学生也不爱看。实际上大家可能有个体会,现在学校的一些视频,会制作得非常正经,都是在演播室,老师也都很端庄。
其实这种视频是有审美疲劳的,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很紧张,不放松,看的人真的很累。
给大家分享两个视频。
第一个视频主要用到了一些图片;第二个视频是手写,有很多生成性的内容,很多数学系的老师都会和我们说,他们是反对用PPT的,一定要用手写。
类似这样的视频,学生会感觉像有一个家教坐在身边一样。所以,要回答“学生为什么不爱看我们的视频”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看这个视频看得难不难受?他看的是一个人在讲课,还是一个人在“演戏”?
常态化教学中,视频务实一点,朴素一点,亲切感更强一点,可能会更好。
现在我们做微课的经验都越来越多了,但我还是感觉视频越做越精致,越做越正式,其实是一种浪费,而且效果不好。视频变得非常容易制作之后,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不只可以在办公室录,还可以去现场,去基地,对在课堂上看不清或者看得有限的内容进行扩展。
当课前预习的资源能有更丰富的场景和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学生可能会更爱看。这是我想呼吁一下的。因为我一发现一流课程被重视之后,各个学校教务处录下来的课,真的都太严肃了。
老师讲课的时候,一定是要“目中有人”的,很多老师在演播室里,目中是没人的,因为他确实没有听众。老师有没有听众,他的眼神和专注力真的不一样。还有,现在很多微课是一步到位,做得很准确,完全没有错误,这对学生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有时候,老师改正错误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老师思维的过程。录课的时候容忍一下自己的口误,学生反而会觉得亲切。
所以,教学中的视频或者资源,还是可以带入一些个人的特色,不一定非要太一本正经,但声音好是很重要的。有些老师录视频的时候喜欢配乐,但他配的音乐一是不见得合适,二是有时候音量太响,和他的发音会冲突。另外太长的视频也不太容易看,我们建议,视频短一些,可以配合一些阅读和做题。
在线教学常见问题
在线教学也分为两类,一种是直播课堂,老师通过屏幕给学生上课,一种是录播课堂,学生会看老师录好的课。混合教学可能这两种方式都有。
1)直播课堂
直播课堂大家最担心的是看不见学生的表情,我们北大是跟ClassIn合作的,ClassIn有一个学生循环上台功能,学生会循环出现在屏幕上,能提醒学生不要走神。
真正想让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的话,线上教学有一种策略叫做“交互教学策略”,老师只能讲5分钟,讲完5分钟一定要提问,一定要给学生一点事儿干,然后再往下走。不然这堂课就可能是你在这边讲得滔滔不绝、情绪饱满,学生那边根本不听。很多老师也在问我,学生不听课你怎么办?我就说只有这一种办法,而这种办法很有效。
另外,我们也尝试过分组,学生讨论完之后再来汇报,但这种方式老师有时候也会担心学生抄作业,像ChatGPT一下就把标准答案给出来了。其实老师不必担心这一点,只要最后考试的时候不允许使用这类工具,学生平时怎么做作业没有关系,只要他能真的学会就行。
2)录播课堂
对于录播课,现在有老师非常聪明,他是在视频中间出了题以后,就跟学生说,你现在按暂停键,把这道题先解出来,然后再按play键,后面就是对这道题的讲解。
这也是一种权宜之计,来模拟教学过程。但我更喜欢的是沃顿商学院的《会计学原理》这门课的处理方式。
除了PPT,这位老师插入了一段动画,让动画代表学生来提问题,然后视频里弹出了这位老师的解读。这种方式的视频是学生最爱看的,因为老师把他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全部放了进去,他不只是在讲内容,他有非常个人化的对于教学的总结。
我建议,我们在做录播型课程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看视频的感受,考虑他希望视频有什么样的节奏。
此外,也有“鱼缸法”或者对话式教学。
鱼缸法经常用于小组学生的讨论课。我们在看这个视频的时候,就像跟他们一起坐在长桌上讨论一样。
还有对谈式。参考新闻联播,为什么要有男播音员和女播音员,其实就是通过人物的切换来让屏幕前的人保持注意力。
每个老师可能都会说,我有自己不同的风格。但是不同的风格,在线上教学时,教学存在感是不一样的。所谓教学存在感,指的是学生感受到的老师对学生学习的关注。但教学存在感绝对不是指微信24小时开放,学生有问题就问。千万不要做这种事,因为这种需求老师满足不了的话,学生可能评分的时候就给你打低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一样,都有“Office Hour”,在一定时间内,我可以随时回答你,但在其他时间,回答你并不是我的责任。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改进教学时对学生的影响。
比方线下课的第一周,可以跟学生一起讨论课程的管理规则,像作业到底是周一交还是周三交,因为有时候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你按照自己的方便指定了一个时间,每次交作业都是学生最忙的时候,就很容易造成他的作业迟交。老师对学生的这种关注,以及权利的尊重,都会让学生认为这个老师是一个好老师。
还有在讲课内容上,学生喜欢听的老师,绝对不会是只讲一家之言的老师,对同样的问题分享很多专家的观点的老师,会更受欢迎,因为听他一个人讲课,就胜读十本书。所以,在上课时,不管是带入自己的学识见解,还是个人经历,都是在增加教师的教学存在感。
讨论的环节,是许多课程比较弱的地方。我曾经看到一门在报精品课的课程。它的讨论非常奇怪,出的题是一道封闭的题,一个人答完之后,后面的人要么抄答案,要么写“同上”。这种讨论的意义何在?
讨论区的目的和教学目的应该是相关的,而不是为了讨论而讨论。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如何引导,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可以把讨论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去了解观点的多样化,为观点的形成和建构提供递进的帮助,可能需要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导图的框架。
线下的课程往往会受到学生反应的影响,有次有个老师就跟我说,他明显感到今年是个“小年”,学生都不提问,他也就像应付事一样把该讲的讲完就算了,但去年不是这样,去年的学生特别活跃,他就讲了很多补充的内容和案例。
而做慕课的时候不会有学生的直接反应,慕课是把老师所有的教学经验都装进来了,慕课要做好,是跟整体的课程设计有关的。
尤其是练习题这一块,每道题每个选项都可以有一个提示,这个提示可以继续讲知识点,也可以引导学生去学更细化的内容,这特别适合于知识点很碎的时候。过去,很多人把习题当做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但其实我们可以把习题作为一种学习的方式,作为一种引导学习的入口,这些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的地方。
教学创新趋势分析
第三块内容我想讲一下教学创新。
现在大家有点苦恼,很多学校都会讲OBE,或者BOPPPS、对分课堂,课堂上用的各种工具也都差不多,在写创新点的时候,有些老师就说,好像我写出来的话都跟别人差不多,那怎么才能够脱颖而出呢?
我最近在看某省的教学创新大赛的时候,其实还是蛮欣喜的,因为我感觉到,教育部这几年在抓的学科思政还是产生了很大影响的。老师们做学科思政做得越来越贴近学科内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了,不是“两层皮”了。
比如我看到有学校把教学和“振兴乡村”这样的政策结合在一起,在对口的地区做包装设计、商品营销、在线电商等等,关键他们还会把前几年学生在这个地方做的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促进学以致用。
看到这些,我就想到高等教育学里有个理论叫“服务性学习”,服务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会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这种真实问题的解决,可以促进各种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再学习,学生自己会去找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对学习跨学科跨课程的知识是一种非常好的训练。
另外我们会看到,有些学校在出现不同课型的聚合,像刚才有老师谈到的理论和实践的聚合。
这个是一个比较老的案例,2006年MIT的电磁学教室的改造,以前是大班上课,白天讲理论,晚上做实验。学校把课桌改成圆桌之后,圆桌下面有实验材料,老师上课一开始讲10分钟,然后学生再花20分钟跟着电脑上的课件学,之后就开始做实验。这样的改造就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了。
另外还有数字化环境下的学习,可以记录学生的更多数据。这是斯坦福的案例,心脏的结构讲很难讲清楚,而学生进入到虚拟环境下,就能看得更明白。虚拟实验室可以让学生有更多选择和尝试,而且也能记录和分析学习过程。
现在各个学校也都在做数字人文。比如耶鲁大学的英语文学课,讲到一位很著名的人物,就把他的家庭虚拟后,然后通过展示,让学生对这个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还有,现在越来越多的课程可能都是让学生做数字化的作业,这种作业其实也可以变成教材和教学资源。这是杜克大学的虚拟博物馆,对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还有跨学科的。这也是波士顿学院学生的作业,他们把一本书做成了一个游戏。
刚才讲了这么多,我们可能会发现,确实是教无定法,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只要我们守住一个底线——怎样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能力,就够了。
从趋势上来说,我们也越来越多地在讲,让学生认识到他的学习的价值和专业的价值。如果学生没有专业忠诚度,也没有专业热爱感,他的学习动力是有问题的。
结语
最后还有三点提示。
第一,课堂重构的立足点不在课堂。经常有老师写要做课堂重构,但是我们想说,课堂重构的立足点不是从课堂来的,而是从人才培养的整体培养方案出发,再谈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
第二,融合的课程有自己的边界。有时候老师会提到他做了丰富的资源库之类的,但是这些东西在他的课程中是如何引用的,没有说明。有的课程说自己有40年的积累,那么这40年的积累在课程中是怎么展示出来的?学生不可能会点进你所有的资源,过重的话学生是会被吓跑的。还有一些课程,向上扩展侵犯到了别人课程的内容,或者向下无尽去补课,这其实都是有问题的。
第三,多样化的活动需评价引导。现在很多课程在做多样化的活动,但是评价没有跟上,应该综合评价来服务于人才培养。
注:本文整理自汪琼教授在全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讲《数字化教学的常见误区》。
来源:高校教学创新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