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研究人工智能在教育性质的社交媒体中的运用,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研究”课题组成员于每周6晚举办开放读书会。2024年3月30日读书会阅读书目是《集群教学--学习与社交媒体》,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院刘若琛领读,并与参会的学生共同分享了他们的感受和收获。
《集群教学--学习与社交媒体》(Teaching Crowds – Learning and Social Media)是由乔恩·德龙(Jon Dron)和特里·安德森(Terry Anderson)共同撰写,于2014年出版。由刘黛琳、孙建华、武艳和来继文译为中文,并于2018年在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也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的一本。《集群教学--学习与社交媒体》深入探讨了社交媒体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影响。乔恩·德龙是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Athabasca University)的教授,专注于网络学习和计算机辅助教育。特里·安德森也是阿萨巴斯卡大学的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涉及远程教育和开放学习。两位作者都是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他们的研究工作对于理解和应用社交媒体在教育中的角色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会从书中所提到的教育环境的变化、社交媒体的教育潜力和社交媒体在教育领域的未来前景这三大要点做出总结。
教育环境的变化
《集群教学--学习与社交媒体》中提到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对教育行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统教育模式需要顺应社交媒体的发展趋势进行改革创新。利用社交媒体可以快速广泛传播信息的优势,重新思考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来源以及相互交流的途径。社交软件在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环境中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不同类型的互动。书中提出的群组、网络、集合是三种不同的社会形式,它们在社交软件中以不同方式体现并为学习者提供了不同以及多角度的价值。群组强调成员间的凝聚力,适合协作学习;网络突出个体间的联系,利用与资源共享;集合则聚焦学者的共同兴趣,方便及时获取所需信息。社交软件的教育应用应在考虑不同社会形式和特点下进行运用。
社交媒体的教育潜力
两位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教育传播具有很大的潜力,不仅仅可以体现在参与度和协作学习这两方面。社交媒体在教育中的运用增强了学习者的参与度,为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互动方式,如点赞、评论、分享等。这些功能可以更有效吸引学习者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相比传统课堂,学习者在社交媒体环境下表达观点、提出问题的意愿更高。参与度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社交媒体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易于协作的平台。学习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小组讨论、集体创作、资源共享等协作活动。协作式学习有助于学习者相互启发、共同进步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在项目实践、问题解决等领域尤为有效。
社交媒体蕴含海量信息和资源,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兴趣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并且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社交媒体还可以基于学习者的行为数据和兴趣标签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源推送和学习规划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
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学习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者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访问在线资源,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参与互动讨论。久而久之,学习将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成为一种泛在和终身的行为。
未来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社交媒体平台可以更精准地分析学习者的行为数据、洞察学习需求以此为每个学习者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社交媒体为群体智慧的汇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未来,社交媒体将成为重要的大规模协作平台,人们可以在平台上自由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共同参与知识的生成和演化。群体智慧不仅体现在知识量的积累,更体现在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在教育中运用社交媒体可以通过协作式知识建构来突破个体的认知局限,从而更加全面洞察复杂问题的本质以创造出更有价值的知识成果。
社交媒体昭示着个性化、智能化、协作化、泛在化学习时代的到来。教育工作者应当顺应这一趋势,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开展教学创新、重构教学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教育,引导学习者在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效、合理地开展学习。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交媒体的优势,让它成为造福教育的利器,我们才能更好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