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宽研究视野,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研究”课题组成员于每周六晚举办开放读书会。2023年11月25日,第三场读书会成功举办,本次读书会阅读书目是《生命3.0: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进化与重生》,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宋小伟领读,汪琼、范逸洲等多位老师参与了讨论。
《生命3.0: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进化与重生》的作者是MIT物理系终身教授迈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作为警觉的乐观主义者,迈克斯·泰格马克关注到人工智能对人类未来的巨大影响,创立了未来生命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召集了一大批科学界和工商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参与人工智能安全性的对话,本书可以看作其间“想法流”的聚合。不同于其他侧重于“技术-社会”视角讨论人工智能影响的作品,这本书更多是站在“智能-文明”视角,基于物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探讨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智能何以可能?推测如果成为现实,会发生什么?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想要怎样的未来以及如何实现?
什么是生命?作者认为,生命是一个能保持自身复杂性并能进行复制的过程,复制的对象不是物质而是信息。根据生命设计自身的能力,分为生命1.0、生命2.0和生命3.0。生命1.0靠进化获得硬件和软件,人类以外的生物基本属于生命1.0。生命2.0以人类为代表,靠进化获得硬件,但软件在很大程度上却是依靠设计的,比如通过学习更新“软件”。到了生命3.0,以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智能为代表,不仅能设计自身软件,还能设计自身硬件,它们几乎可以完成任何目标,包括学习。
智能是完成复杂目标的能力。通用人工智能是能够完成任何目标并且完成得与人类不相上下的能力,超级智能是指远超人类水平的通用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到超级智能通过“智能爆炸”实现。作者认为,智能的实现依赖于“物质层面的独立性”,物理定律允许一团合宜的物质具备记忆、计算和学习的能力,也并不阻止这些物质具备这些能力。对于人工智能会不会产生意识,作者也进行了推测。
作者在短期、长期和超长期的维度上讨论和推测了生命3.0对于人类文明的影响。人工智能的短期进步会如何改变身为人类的意义?作者提到了4个短期问题,针对的对象分别是计算机科学家、法学家、军事战略家和经济学家。如果人类成功地建造出了人类水平的通用人工智能,会发生什么?作者试着将各种各样的情况都包含进来,涵盖了他所见过或听过的人工智能研究者和技术专家的所有推测。对于超长期的影响,作者认为,如果我们目前的人工智能进展触发智能爆炸并最终让我们殖民宇宙,那这场智能爆炸就具有了宇宙级别的真正意义。
由于智能爆炸具有起飞迅速和结果单极化的特点,传统技术演进的试错法可能不再适用。因此,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拥抱技术,但不应该盲目地发展,应该更多关注人工智能安全性研究,特别是保证人工智能同人类目标相一致,也就是今天人工智能安全领域关注的“价值对齐”和“超级对齐”议题。作者讨论了目标的理论基础,分析了让超级人工智能与我们的目标相一致的重要性和挑战,以及为人工智能选择适宜目标的困难,提出友好的人工智能的基石就是:自我迭代的人工智能在它日益聪明的过程中依然保持它的终极目标——对人类友好。
总之,这本书以宏大的视野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和推测,言明了推动人工智能安全性对话的重要性。正如作者所言,未来没有什么是必然发生、不可避免的。当前,人类还有能力决定将人工智能塑造成什么样,这时候未雨绸缪是十分正确的。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影响的社会征兆虽不断显现,但变革表征和变革目标尚不明确,需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站在未来看教育”,这本书对我们理解人工智能的教育影响具有一定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