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松华,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感谢课题组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我是来学习的,本来我没多少东西要讲,但我想还是必须表达一下我参加这个会的体会。
第一个体会就是这个课题运作机制非常有创新。课题组所起的作用不仅表现在课题研究成果上,而且贯穿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比如:课题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组织了读书会、工作坊等多种线上活动,推动各个子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及时的深度的交流。这个过程就是不同人群一起的交流与学习研究。你们的课题能够持续地、有计划、有质量地这样做,本身就是一种研究创新。一个课题组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是很好的,我也曾经组织过好几个国家重大课题,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时代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你们善用了这些基础设施并在其上积极地进行知识创造性活动。在你们的线上读书会上,我听过很多研究生、研究人员和区域教育部门同志的报告,非常有收获。这三天的会议也是这样,学术报告、头脑风暴的信息量很大,大学、企业和区域的同志们在一起交流,充满了难得的思想碰撞和智慧交流。我们这里当然不能说是完全跨界,但是这个会是跨区域、跨人群的。像我这样非常老年的老年人,我和我们的年轻的学者之间有很多不同的感受,这种交流是非常难得的,这就是一种学习。所以你们把整个的研究过程做成为一个学习的过程。课题既是一个学术研究的共同体,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受。
第二个感受是课题的组织方式是一个跨界的,产学研用多个界别在一起的。研究的问题有宏观、中观、微观,有理论也有实践,把这几个方面连接起来研究,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你们课题研究的是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这是一个发展非常快的领域,不确定性很大。这就需要把理论研究的一些结论或者说研究的一些成果和第一线正在进行教育改革的一些工作联系起来,你们这里有企业的研发、有一线的应用实践、还有理论的梳理与建构,大家在一起来推进研究探索,就可能把一些不确定性摸得更清楚些,就可以让理论研究者知道实践需要什么、能做什么、做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才可能形成一些还没有定型的理论和方法,这就是研究创新,也是适切的战略研究路径。持续做好这一工作,课题最终就能够为国家决策提供有用的咨询建议。
我最后要讲一点,就是人工智能和教育问题的研究要进一步放在一个历史的长河中去。现在各个方面的人都在关注人工智能的未来变化,它不仅对教育产生影响,而且对整个未来世界将会产生影响,这一点要放在重要地位上去进一步考虑。你们现在的做法非常好,从历史、现实、未来这样一个系统的架构研究整个教育,不仅研究技术、研究教育,而要将人类技术的变化和人类教育的进步放在一个历史的长河中在进行研究。比如说你们从苏格拉底的对话式教学方式切入进行研究,一直到未来……。我想这个时间跨度对你们研究现在的重大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我是这样想的,现在短时间之内的技术变化,很可能会延伸到人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产生对整个人类的影响,引发人类的现实和长远未来的变化。
在互联网出现的时候,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发表过一篇文章,谈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是人类文化传递的第三次革命。他们是从什么角度讲的?他说人类对话就是一种相互之间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第一次革命是文字的发明,在文字发明以前,教育只能是一个人对少数人之间的对话,而有了文字,他就会流传下来,它可以传承文明。第二次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教育突破了只能贵族享有的时代,转变为一种大众的教育。第三次革命就是互联网出现,他们认为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将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想延续来讲,人工智能带来了第四次革命,如果说以往讲的三次是文化产品的革命,那么人工智能将会成为文明产品的又一次革命,所以我们正在经历的是文化传播和整个技术变革的历史。我对课题组的建议就是,要通过总课题组、4个子课题和区域基地的共同运行,形成一个有效交流的机制。我们现在研究的问题不可能是把人工智能给教育的影响从近期到远期都看得很清楚,但是我们要立足于历史和现实,把握未来趋势。我们特别要考虑到试点单位的研究探索,把在探索的东西进行研究,把研究的理论成果放到实践中去锤炼,这样课题会更好地对国家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重要贡献。
谢谢。